中国金融书网
返回首页

客服系统

您的位置: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科技与信贷资源配置研究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科技与信贷资源配置研究
现价: ¥63.0
定       价: ¥63.0
好  评  率:

9967 人已阅读此图书,

98% 好评 ★ ★ ★ ★ ★

作       者:解维敏 著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购买此书的还购买了

   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

   在线购买

   衍生产品估值与分析

   在线购买

   公司财务

   在线购买

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企业是市场经济重要主体之一,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外部信贷资源的支持。然而,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信贷资源的配置表现不佳,融资模式与金融供求不平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改善信贷资源配置的路径不仅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主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金融业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推动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部门正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这一金融(Finance)+技术(Technology)的新型金融模式应运而生,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颠覆了金融机构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其经济效应也受到广泛关注。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科技作为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新产物,其对传统金融部门颠覆性的变革能否改善金融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书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僵尸企业治理、企业去杠杆、企业“脱虚向实”、企业银行借款以及短债长用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利用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科技与信贷资源配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并且该作用对东部地区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年龄较小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缓解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与降低民营企业委托代理成本进而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2)金融科技能够抑制僵尸企业形成,且相较于民营僵尸企业,金融科技对国有僵尸企业形成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银行竞争与金融科技存在协同效应,激烈的银行竞争有助于强化金融科技对僵尸企业形成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地方政府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力、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进而治理僵尸企业。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抑制僵尸企业形成还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有助于缓解其他正常企业的融资约束。(3)金融科技能够促进企业去杠杆。同时,金融科技对企业去杠杆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中更显著,且这种作用体现在企业短期杠杆率的显著下降。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最终促使企业进行自身杠杆水平的调整,促使企业去杠杆。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在合理的金融监管约束下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去杠杆。(4)金融科技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水平,有利于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减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投资风险更高的金融资产。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信贷地位处于劣势、行业竞争水平更加激烈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而言,金融科技对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主要抑制了企业投资投机型金融资产,而对企业投资保值型金融资产没有显著影响。(5)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企业银行借款尤其是长期借款和信用借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中。机制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时,金融科技更能提高企业银行借款可获得性,从而表明该作用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得以实现的。(6)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抑制企业短债长用,且这种作用通过扩大长期借款占比、促进银行业竞争、缓解信息不对称水平三条路径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CEO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企业短债长用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金融科技作用下,企业短债长用程度的下降有利于提高财务业绩,降低企业破产风险。


本书的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科技的经济效应研究文献,为理解信贷资源配置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本研究也具有明显的实践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针对当前金融高质量发展形势,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本书为上述重大理论观点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也为如何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发展金融科技、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作者

2025年3月



技术支持电话:021-58361795
沪ICP备13035302号-1   公安备案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