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是财政的核心,它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则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性支撑性部分。因此,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是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自20世纪末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开始,我国即拉开了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序幕。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重新颁布修订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指出,“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党的十九大依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党的二十大根据我国现代预算制度改革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制度。”可以说,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成为财政经济学界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山东大学财政学团队历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与时俱进确定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将预算治理理论与实践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围绕建立健全我国现代预算制度这一重要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最终形成了这本《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23:聚焦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这也是继系列年度报告《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9:聚焦中国人大预算监督改革》《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20:聚焦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21:聚焦新时代国资监管与国企改革》《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22:聚焦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出版之后的第五部年度报告,是由樊丽明教授带领的团队合作的成果,是在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研究”(23JZD01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政府预算治理理论与制度体系研究”(23AWTJ04)和财政部年度委托课题“优化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研究任务的基础上形成的。
本书沿袭年度报告的传统,上篇着重分析近期宏观经济形势与年度重大支出政策、政府预算收支情况、政府预算改革重点问题,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下篇聚焦我国当前热点问题——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基本理论—实践发展—问题剖析—改革探索的逻辑展开研究。基本理论部分着重对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发展进程、现代预算管理原则、现代预算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分析其对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实践发展部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回顾了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对改革背景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推演,进而剖析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综合统筹、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总体目标,尝试探索从零基预算管理、支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预算公开透明、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中期财政规划体系、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资源的综合统筹制度和财政风险防范化解八条路径健全我国现代预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