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何种财政学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对特定时期财政实践的理论总结,需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展。如今,新时代呼唤新理论,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构建中国自主财政学知识体系,还任重道远。
本书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研究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回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主要包含八章的内容。其中,第一章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这也是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第二章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财政相结合,提出“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重要概念,通过中西方财政现代化的道路比较总结出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承上启下的一章;第三章至第八章从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围绕政府预算、税收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监督、财政法治化和财政宏观调控这六个重点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至第八章的内容安排大致相同,都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站在党的二十大新起点上,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对今后财政理论和制度安排提出的新要求,其次是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理论和制度的发展脉络,最后是对如何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理论与制度体系作出展望。
本书的编写特色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研究财政问题,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概念,贴近中国实际、反映中国特色。第一,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遵循中国式财政现代化这条主线,从财政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入手,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财政理论和制度创新的发展逻辑,内容深入浅出,兼顾通用性和专业性。第二,融合财政学现有的研究成果,反映财政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成果,反映当今世界发生的深刻变革对财政学理论和实践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