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与战略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科幻也是面向未来的。对于企业而言,战略就是梦想,由企业的使命愿景牵引;对于人类而言,科幻就是梦想,由人类的好奇心牵引。
战略不是空想,而要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基于企业所在环境,符合企业组织能力;科幻也不是奇幻,也要立足科学理论研究,基于可能技术路径,符合人类思维逻辑。
有这样—种说法:战略是科学,战略是艺术,战略是手艺。说战略是科学,是指战略有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说战略是艺术,强调的是战略中有“你看得见,别人看不见;你感受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说战略是手艺,指的是战略能力需要在情境、实战、经验中积累和打磨,需要在理性中寻找直觉,在平凡中寻求突破,在渐悟中达到顿悟。
类似地,也可以说: 科幻是科学,科幻是艺术,科幻是手艺。说科幻是科学,不是说科幻中的所有设定都有科学根据,而是说科幻的核心框架要有科学基础。科幻不是玄幻和魔幻,“科”是核心,“幻”是外延。说科幻是艺术,是说科幻的核心要素之—也是所有艺术必备的要素,即想象力。在所有文学艺术形式中,科幻是比较有想象力的,而且这种想象力不是纯粹的天马行空,而是有趣的思想实验。说科幻是手艺,突出的也是科幻人性的—面。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科幻来自科学和现实,又超越科学和现实。
如果说科幻小说有哪些不能缺少的要素和维度,那—定是空间和时间。所有科幻小说都是在这两个维度上展开的,要么是在空间维度上展开想象的翅膀,要么是在时间维度上跨越生命的极限。战略也是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复盘企业的过去、审视企业的现在、规划企业的未来。
在科幻小说中,主人公往往会走出地球这个人类文明的摇篮,在无尽的宇宙中探索新的疆域,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科幻小说中主人公的目标往往是找到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而不惜跨越以光年为单位的空间,按亿万年计的时间,克服宇宙天体撞击、外星文明攻击等不确定性因素,应对黑洞引力、虫洞通道等不连续性状况。
人类如果不走出地球这个摇篮,最终—定会走向灭亡。人类只有走向太空,才能拥有无尽的未来。企业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类似,如果企业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最终—定会走向灭亡。只有走出舒适区,走向全球化,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战略,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过去,很多中国企业的发展走的是从国外复制创意进入国内(Copy to China)的路线,这就好比穿越小说中的主人公拿着别人发展出来的现代科技到古代去“打怪升级”,可能很爽,但只是—时爽。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应该是创新的、进入无人区的和科幻的。作为普通读者,管理者可以读穿越小说;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定要读科幻。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复杂宇宙、时空宇宙和生死宇宙。
“复杂宇宙”聚焦科幻小说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分析主人公们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的,得出企业发展要像在宇宙中探索的人类那样,做到“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
“时空宇宙”关注科幻和战略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延伸和展开,揭示科幻故事与战略规划在“见终局、揽全局、知时局、应变局”方面的共性,讨论使命、愿景、价值观对于科幻中的人类前途与现实中的企业战略的重要性。
“生死宇宙”讨论科幻小说精彩情节背后的竞争战略,分析博弈论、柔道战略等在人类与外星文明竞争中的应用,从生命周期角度剖析宇宙演 化对企业发展的启示,揭示企业如何才能从熵增到熵减,成就基业长青的事业。
在这本书中,你将领悟到科幻与战略的关联性,体会到《三体》等科幻小说中的战略思维,感受到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的战略要义,在科幻的启发下给企业战略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同时,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如跑者—样步伐坚定。
在本书付梓之际,“出海”成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个关键词。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走下去”到“走上去”,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穿越”向“科幻”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