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书网
返回首页

客服系统

您的位置:预算约束下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动态空间视域

预算约束下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动态空间视域
现价: ¥65.0
定       价: ¥65.0
好  评  率:

9282 人已阅读此图书,

98% 好评 ★ ★ ★ ★ ★

作       者:谢永乐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购买此书的还购买了

   (2025资产评估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考前冲刺

   在线购买

   【2025最新版】经济法基础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购买

   【2025最新版】初级会计实务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购买

谢永乐所著的《预算约束下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动态空间视域》将地方政府作为“主责者”,融合大气污染本质属性、协同学等相关理论与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揭示出环境污染治理与各领域要素之间存在时间与空间双重动态化特征的相互影响。

在此基础上,根据京津冀协同治理机制体系建设实情,基于地区(政府)非对称利益博弈、多领域空间关联效应与多维度联防联控逻辑脉络,探究实现区域“常态化”协同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健全“协同-绩效”与“绩效-协同”双向良性促动的机制体系,探寻全面激发地方政府内在动力,提升地区合作层次与效能、稳步增强府际协同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路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是理论基础扎实,协同脉络清晰。该书遵循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基于多学科融合的动态空间视域,将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充分纳入政府预算约束与绩效管理语境,融合借鉴公共价值、委托-代理、协同治理、新经济地理、演化博弈等基础性理论,从主体行动选择博弈与客体空间关联效应的“双层”考察维度,同步深入进行领域面上、地域面上的纵向与横向分解,构建出以地方政府为“主责者”的预算约束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框架,有效厘清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的科学内涵、执行本质、操作流程、机制架构、关键症结等核心内容,形成中央引导、地区联动的全周期循环体系,有效回答了“什么是地区(政府)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地区(政府)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的实现机制是什么”。

二是论证依据充分,应用导向明确。该书聚焦于既有预算约束下提升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水平的可行性路径探索。运用聚类分析法,从中央与地方层面构建涵盖目标、规划、模式、组织、运行动力、保障机制、评价监督等的“经纬网”;基于府际协同、政策工具协同、环境治理绩效维度,剖析美国、英国、日本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模式。运用演化博弈模型与Matlab仿真技术,探究京津冀在不同情境的行动选择演化路径及均衡态势,考察治理收益、治理/交易成本、短期经济社会损失、中央奖惩等因素变动的影响。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D-SAR),揭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3市)核心大气污染物的集聚演化特征,并考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预算支出、生态保护等对协同治理成效的影响方向与强度。三是运用访谈法、耦合协同评价模型、静态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动态窗口评价模型,测度地区多元系统互动共生与地方政府投入-产出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协同组织完善、府际协同模式转型、动力机制建设、统筹督察执行、优化绩效评价等实践路径。

三是运用访谈法、耦合协同评价模型、静态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动态窗口评价模型,测度地区多元系统互动共生与地方政府投入-产出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协同组织完善、府际协同模式转型、动力机制建设、统筹督察执行、优化绩效评价等实践路径。

全书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较好的逻辑性,立足于动态空间视域研究预算约束下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威发布的统计年鉴与实地调研数据,力求精准测度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同(客体层面)与地方政府综合治理绩(主体层面)情况,并在分析过程中渗透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思想,对于优化环境领域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满足社会公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不断探索与革新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协同效应,真正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提质增效,还有待于更多的优秀学者继续在该领域深耕钻研。



技术支持电话:021-58361795
沪ICP备13035302号-1   公安备案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