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词,即全面、权威、写实、思政。
全面
所谓全面,是指本书所阐述的公司资本经营形式具有高度的全面性。除了对托管等极少数的公司资本经营形式没有作专门阐述之外,本书全面阐述了公司合并、公司收购、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公司上市、公司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公司分拆、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公司股份回购、公司大股东减持、公司债转股、上市公司转为非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管理层收购等众多公司资本经营形式的基本原理,几乎囊括了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公司资本经营的所有形式,堪称集中国公司资本经营之大全。
权威
所谓权威,是指本书所阐述的公司资本经营原理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全面注册制规则制度汇编》等大量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交易规则,其高度的权威性毋庸置疑。
写实
所谓写实,是指本书所引用的公司资本经营案例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本书的编写立足于中国的资本市场、立足于中国的制度背景、立足于中国的公司,所阐述的是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资本经营形式,所参考和引用的是中国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交易规则等。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所选用的案例多达70多个,其中,重点分析的案例34个、思政讨论的案例9个、举例说明的案例30个。这些案例除了1个是外国公司发生的案例之外(但应对的是中国的公司),其余都是中国公司发生的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除了1个是作者自编的之外,其余都是下载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网、新浪网、凤凰网等官方或知名网站。可见,本书高度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也是具有可靠性的。
思政
所谓思政,是指本书贯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精神。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本书除了在行文过程中注重突出正能量的字、词、句之外,还特别在每一章的章末都安排了一个具有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案例和若干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供学生在案例讨论课上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享受思政的熏陶。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个专业开设的与公司资本经营相关的课程,如公司资本经营、公司资本运营、公司并购、公司资产重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