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刚性兑付”以及“隐性担保”的存在,我国信用债一直被认为是安全系数较高的投资工具,从而债券的违约风险一直被各方所忽视,直到2014年“11超日债”违约事件的爆发打破了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神话,债券实质性违约开始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债券违约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防范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债券市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但是已有研究尚缺乏对我国债券违约影响因素的探讨,而且也鲜有研究从发债企业角度考察债券违约的经济后果,这就为笔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契机。
本书基于破窗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研究了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利用2014-2019年发行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的发债企业经验数据,从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公司治理等内部视角以及从外部市场竞争、地区发展等外部视角深入考察了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投资行为以及审计意见的角度考察了债券违约对发债企业的经济后果。